目的:分析宫颈黏液腺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方法:从监测、流行病学和结局(th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回顾性收集2000—2021年确诊为宫颈黏液腺癌和宫颈普通型腺癌患者的资料,分析比较宫颈黏液腺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使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并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预后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共纳入9 404例宫颈腺癌患者,其中917例黏液腺癌,8 487例普通型腺癌。宫颈黏液腺癌和宫颈普通型腺癌患者的确诊年龄、种族、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2018分期、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放疗和化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宫颈普通型腺癌相比,宫颈黏液腺癌患者中亚洲人/太平洋岛民比例更高(14.2% vs. 10.5%),局部晚期(42.1% vs. 36.7%)和转移期(17.2% vs. 9.8%)患者比例更高,淋巴结转移比例更高(22.4% vs. 14.8%)。对于早期患者,手术干预是两种组织学类型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局部晚期和转移期患者,以非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为主,且宫颈黏液腺癌患者的治疗率更高。宫颈黏液腺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缩短,在早期和局部晚期患者中更为显著(均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FIGO分期、肿瘤直径较大是宫颈黏液腺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和化疗是独立保护因素。手术对不同阶段宫颈黏液腺癌患者的OS均有改善(均P<0.05)。 结论:宫颈黏液腺癌较普通型腺癌预后较差,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手术干预可提高黏液腺癌的OS,对局部晚期患者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