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2010年, 第2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5-15

    上一期    下一期

    刊首语
    前言
    观点
    论著
    评论
    后序
    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刊首语
    21世纪的精液分析技术:现状·争议·展望
    王一飞
    2010, 29 (3):  131-132. 
    摘要 ( 1438 )   PDF(180KB) ( 61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前言
    《亚洲男性学杂志》“21世纪精液分析特刊”前言
    Handelsman DJ;Cooper TG
    2010, 29 (3):  133-135. 
    摘要 ( 1606 )   PDF(243KB) ( 61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观点
    精液分析:新版《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及其在精液和精液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Jequier AM
    2010, 29 (3):  136-138. 
    摘要 ( 2164 )   PDF(291KB) ( 7388 )  
    评论最新的、全面的精液分析指南:第5 版《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简称手册)。该手册不但描述了精液分析中常规变量的测定方法,还描述了对精子功能检测具有重要价值但不常见的其他多种检测方法。手册记录了体外受精及宫腔内人工授精过程中精液处理的方法和技术,还详述了多种精液评价的实用技术。手册对进行精液分析的实验室均有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精液分析实践:A~Z
    Brazil C
    2010, 29 (3):  139-144. 
    摘要 ( 2672 )   PDF(299KB) ( 7418 )  
    准确的精液分析不仅对制订患者的治疗方案,而且对研究精液质量总体变化趋势、避孕效果和毒理作用都至关重要。导致精液分析标准化困难的原因有:精液分析缺乏可比较的客观标准,需要技术人员主观评定;技术人员缺乏培训;实验室的检测能力(PT)存在问题;实验室不愿意改变现有技术等。第5 版《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提供了全面改进的标准流程,详尽地纠正了大量误解。然而仅从文字和图片上学习,效果有限。WHO专门编辑出版了一部DVD,为每项技术提供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示范,其中包括评估精子活力、形态和密度质量标准,这将提高手册的使用效率。然而,只有手册和DVD 还不够,还有待于对建立标准化的技术和严格实施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并确保在实验室中完全按照该手册操作,而不仅仅是报道各实验室自己如何操作。除非精液分析得到改进,否则患者的诊疗质量将始终难以提高,而且比较不同实验室之间的研究结果,价值也会很有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男科实验室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Pacey AA
    2010, 29 (3):  145-148. 
    摘要 ( 3005 )   PDF(270KB) ( 7294 )  
    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是所有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的基础。与其他医学学科相比,研究者最近才认识到男科实验室需要有QA 和QC。此外,有证据表明,一些医生并不完全赞成尚需进行QA 和QC 的努力。然而,由于QA 和QC 是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中心环节,评审机构和监管部门越来越需要实验室制定有效的QA 和QC措施。随着《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第5 版的出版,该手册推荐的实验方法学已有相应的修改,现行的QA 和QC 体系也需作出一定程度的更新,以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主要讨论该手册在3方面的变化,即:①建议根据精液质量推测体积。②精子活力等级由原来的4 级改为3 级。③将精子形态的参考值下限定为4%(95%CI 为3%~4%)。还讨论了QC 及QA 在所有男科实验室检测中的重要性,包括即将开展的评估精子DNA 完整性的实验。同时,阐述对从事男科学检验工作人员开展充分的初级培训与专业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精液分析: 精子数目、形态及功能
    Eliasson R
    2010, 29 (3):  149-154. 
    摘要 ( 2966 )   PDF(323KB) ( 7260 )  
    新版《世界卫生组织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简称手册)较旧版有所改进。改进之一
    就是用较低的新参考值取代原来20×106/mL 的精子密度参考值。新参考值是经过对配偶妊娠等待时间≤12 个月的男性精液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第3 版和第4版手册中精子前向性运动分级的规定缺乏循证医学依据,因此应废除。但新版本中的评估方法也缺乏循证医学依据,其合理性令人难以理解。但为了避免重新使用第1 版手册(1980)中的精子活动力评估系统,只能勉为其难地使用当前的方法。强行推荐所谓的“Tygerberg严格精子形态学标准”是因为委员会的部分成员偏袒该标准,并无循证医学依据。这种推荐将阻碍男科学这一科研领域的进步和发展。WHO 手册相当重要,但遗憾的是其推荐的精子活动力及精子形态学等重要参数的评估标准仍缺乏循证医学的支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评估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的作用和意义
    Bjorndahl L
    2010, 29 (3):  155-157. 
    摘要 ( 2849 )   PDF(213KB) ( 7255 )  
    常规精液分析中可区分慢速和快速前向运动精子,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讨论了精液分析对于生育力低下夫妇和男性不育患者的不同意义。临床上应重视区分2 种形式的前向运动精子,以避免丢失精液样本原有的重要信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类精子形态学评估:理想形态,异常精子描述和生物识别
    Auger J
    2010, 29 (3):  158-167. 
    摘要 ( 3120 )   PDF(376KB) ( 8017 )  
    用于评估“理想”形态的精子比例的严格方法第5 版《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简称手册)推荐。这基于“理想”精子形态与生育力之间相关的统计学研究,以及目前一致认为精子形态的评估应该是研究生育力的主要手段。即使在可育男性的精子中“理想”形态精子所占比例也很低,但是“理想”精子形态的概念一直存在,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为,对各种异常精子进行详细分类是可选择的,甚至是多余的。该观点也反映在较早版本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手册中。然而,一些最近的研究表明,仔细评估异常精子形态对不孕症诊断、生育能力预测以及基础或公共健康研究有重要意义。一种将视频显微扫描技术和计算机视觉结合起来,并且是唯一能够评估精子生物统计学连续性的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最近的几个临床、基础和毒理学研究中。详细的精子形态的视觉评估(包括对异常精子分类得出的畸形精子指数)和更加现代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方法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虽然往往认为是多余的。要依据研究的领域(临床、基础、毒理学)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选取最适当的方法。简要地讨论每种方法的优势以及某些限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第5 版中低正常精子形态值的临床意义
    Menkveld R
    2010, 29 (3):  168-177. 
    摘要 ( 3673 )   PDF(361KB) ( 8012 )  
    第5 版《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中提出4%这一非常低的正常精子形态临界值与近期发表的数值和报道中正常精子形态平均值下降趋势一致。导致正常形态精子比例下降的可能原因很多。首先是引进了评估精子形态的严格标准。其他的原因可能包括采用另外的标准定义精子形态异常,诸多负面环境因素导致的精液参数下降。虽然同原先使用的严格评估精子形态的标准一样,新引入的非常低的正常值本身并不能提供强有力的预测值来评价男性生殖潜能,但是如果将全面、严格的评价精子形态的方法与其他可行的精子形态参数一起应用,仍然可得到一个良好的预测值,已知有一些形态参数对精子异常有很强的预测与预后判断作用。此外,更好的方法学国际标准化,精子形态评估标准解释的一致性及标准的国际室间质量控制(EQC)计划对保证精子形态预测值的精确性极为重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关于发行《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第5版)的评论
    FordWCL
    2010, 29 (3):  178-181. 
    摘要 ( 2593 )   PDF(277KB) ( 7122 )  
    祝贺各位编撰新版《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简称手册)的作者。手册是推广男科学临床实践的重要工具。然而,手册中叙述的检测方法对预测男性生育力的作用有限,且无法揭示生育力低下的潜在原因。呼吁再次关注男性生育力诊断研究。生育能力应该视为一种连续性状,应放弃人为地将其分为有或没有生育力的做法。应以前瞻性研究数据为基础,开发出可预测生育力低下夫妇一年内妊娠可能性的流程,以指导今后复杂的治疗方案的制定。未来将期待建立检测不育潜在病理机制的方法,以开发个性化治疗手段。诸如氧化应激作用、细胞内调节功能缺陷及正在发展的蛋白质组学等前沿领域,均应进行相应的探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世纪医学的精液分析:精子功能检测的必要性
    Lamb DJ
    2010, 29 (3):  182-187. 
    摘要 ( 2812 )   PDF(306KB) ( 7582 )  
    精子功能检测曾经是不孕夫妇进行辅助生殖技术(ART)前普遍采取的检查。如今世界各地的生殖医学中心已忽视了这些检查。精子功能检测操作步骤的确已分组纳入最新出版的《世界卫生组
    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的“研究步骤”章节。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此现状,即当前临床实践忽略了对不孕夫妇中男方因素的深入检查。认为如果能找到精子,一定就是健康、具有受精能力的、可进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精子。然而,通过精子功能测试,可揭示造成男性不育的精子缺陷,为不孕夫妇提供指导。诚然,在某些情况下,ART可克服某些精子功能缺陷,但在其他情况下,夫妇有权了解不孕不育的原因,甚至ICSI 的成功率(和精子有关)。知晓这些,有助于其真正清楚自己的生育状态,以证实是否寻求供精人工授精、领养孩子或维持无子女状态。了解不孕的真正原因,有助于说服不孕夫妇放弃艰难又毫无结果的自然妊娠,更加坚定地选择ART 治疗不育。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精子释放时精子质量的检测方法
    Amann RP
    2010, 29 (3):  188-194. 
    摘要 ( 2675 )   PDF(301KB) ( 7576 )  
    评价新修订的《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简称手册)中涉及精子释
    放(精子脱离支持细胞从睾丸中排出)时的精子特征。修订手册的目的是在不影响临床应用的情况下改善“精液分析的质量”。手册指出,精液分析还有助于①研究男性生殖状态。②在男性生殖调节期间和之后监测精子的发生状态。但是,如果对射精精液精子的分析是用于上述②的目的,那么就必须识别出精子释放时的异常精子。手册未提出精子释放时精子质量的检测方法。相反,采用了精子穿过宫颈黏液或到达受精位置这一“金标准”。这个标准虽然适合于判断个体使其伴侣妊娠的可能性,但却不适用于研究睾丸本身的疾病。因此,手册介绍的测定精子质量的方法无法鉴别精子异常是发生在精子释放同时还是之后。基于活动或“活”精子的百分率评价精子释放时的精子质量是没有意义的。介绍了能反映精子释放时精子质量的其他特征,基于射出精液中单个精子的质量特征评价精子释放时精子质量可采用以下方法:①采用新的精子质量形态评估体系。②采用现代技术评价一定样本中单个精子的几个合适和独立的特征,以便更准确地确定异常精子的比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精液质量分析与正常生育力的概念
    Joffe M
    2010, 29 (3):  195-198. 
    摘要 ( 3206 )   PDF(296KB) ( 7361 )  
    世界卫生组织(WHO)为对精液质量参数提供参考范围,对《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简称手册)进行了大幅修订。这引发如何定义“正常”(不包括用此概念表示高斯分布)的问题。其可作为一个纯粹的统计学概念,使用生物学上主观设定的切点值表示异常水平,通常为末端5%的人群。“正常”的另一定义也可根据生物学上常态和非常态的概念,表示生物学功能受损的临界点。这两者都可以用于描述性流行病学,例如研究变化趋势。但在考虑生育时,精液质量和生育力(使配偶妊娠的时间)两者都是连续变量,缺乏确定的阈值。手册使用了生物学意义上的“正常”,因为提供的是在12个月或更短时间内使配偶妊娠男性的精液参数分布状态。但真正需要的却是反向的相同信息:获得一个特定的精液检测结果,预期生育能力如何,确定需要大概多长时间使配偶妊娠。从流行病学研究角度考虑,研究重点主要在于内部比较,而不是参考范围。如果更关注绝对值及其功能意义,换言之,如果精液分析数据从生物学角度上得到更好的校准,这将大有裨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定义实验室参考值和决定限:人群,区间范围及其解读
    Boyd JC
    2010, 29 (3):  199-204. 
    摘要 ( 3086 )   PDF(297KB) ( 7295 )  
    简要概述多种分析人类精液检测结果的方法。参考区间(参考值范围)是最常用的解释临床实验结果的工具。参考值范围概念的发展,有赖于20 世纪80 年代临床化学专家国际联盟对这一概
    念的详尽阐述。这些指南要求:健康参考人群至少应包括120 个健康个体,并对其进行分类,辨别最外延5%的参考值数据来确定双侧或单侧参考区间的界限值。最近,基于流行病学结果分析得出的决定限,也已用来解读分析检测结果。参考群体必须根据检验项目的临床使用要求严格定义:如果参考值范围用于评估男性生育能力,12 个月内使配偶成功妊娠的男性应当是最合适的参考人群;如果用于精液检测结果的流行病学评估,随机选择的健康男性应该是最为理想的参考群体。虽然男性个体精液检测结果基于参考值和决定限无疑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解释结果的工具,但从长远看,解释精液检查结果的多因素方法或结合女性有关因素的分析,似乎是检测生育能力低下夫妇妊娠可能性的最佳方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流行病学观点论精液分析
    Ellekilde Bonde JP
    2010, 29 (3):  205-207. 
    摘要 ( 3145 )   PDF(653KB) ( 7298 )  
    在《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简称手册)第5 版中,首次增加了人类精液特征的参考值范围。现阐述提供这些数据是否有助于平息就某些问题引发的广泛争议,如时间地点不同,精液计数差异明显;能否证实某些假设,如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的化学物质损害男性生殖健康等。也解释了这些参考值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原因。虽然既定的精液特征参考值对流行病学研究的价值有限,但世界卫生组织(WHO)手册对建立合适的研究方案极具价值。尽管精液分析有局限性,但仍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有用工具,而且至今尚无其他更好的方法能取而代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精液质量的正常参考值与男性生育能力
    Skakkebaek NE
    2010, 29 (3):  208-210. 
    摘要 ( 2480 )   PDF(235KB) ( 7292 )  
    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男性精液中精子密度低于40×106/mL,其生育能力就会随精子密度减少而相应下降。然而最新出版的《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第5版将正常精液密度的下限值,从原来的20×106/mL降低到15×106/mL。鉴于这一改动,全世界很大一部分生育能力低下的男性,将被认为“正常”而得不到适当的男科治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精子相关研究何去何从———实验精液学的未来
    Aitken RJ
    2010, 29 (3):  211-214. 
    摘要 ( 3236 )   PDF(305KB) ( 7363 )  
    首先祝贺《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简称手册)第5 版的出版,这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关于精液常规检测的手册。基于对1 900 名“新爸爸”的精液分析结果,WHO手册发布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精子质量检测参考值范围,还详细介绍了精子功能检测的方案,并增加了关于辅助生殖和冷冻保存时精液处理的新章节。该手册是关于精液常规检测的权威描述,有可能对该领域的未来以及手册未来发展版本的实验技术进行预测。如今,已可应用空前强大的分析技术检测包括精子在内的各类细胞的生化组成。事实上,精子是进行这种分析的完美载体,因为可获得非常纯净的精子悬液,精子天然游离存在,并可以在体外受精进而启动胚胎发育。在这些检测中各种组学技术的应用以及与此匹配的功能评估应该为精液质量缺陷的研究提供生化基础。这些信息将有助于了解男性不育症的原因,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和可能的预防措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著
    中国118 家实验室精液分析状况的调查
    陆金春;张红烨;胡毓安;黄宇峰;吕年青
    2010, 29 (3):  215-220. 
    摘要 ( 2984 )   PDF(259KB) ( 7211 )  
    为在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实现精液分析标准化和进行质量控制,必须了解目前男科实验室精液分析的状况。为此,对中国大陆地区的部分精液分析实验室进行了调查。设计的“男科实验室精液
    分析调查表”,包含36 个问题,涉及精液分析的相关内容。本研究发放调查表145 份,回收有效调查表118份。调查显示,53.6%(59/110)的实验室采用目测法检测精液量;对液化不全精液,70.9%(73/103)的实验室未作任何处理;精子密度、活动率、存活率及形态学分析以手工普通光学显微镜分析和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系统检测并存;精子染色方法达5 种以上;精子自身抗体检测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为主;仅有27.1%(32/118)的实验室开展了精浆生化项目检测。而且,在参与调查的所有实验室中,无一家实验室开展精液分析的室内和室间质量控制。总之,在中国大陆,男科实验室精液分析的方法和报告方式很不统一。采用的精液分析方法与《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手册》第4 版推荐的方法也不一致。本研究提示,为使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且有意义,中国男科实验室目前使用的精液分析方法急需标准化和质量控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高人类精液中圆形细胞数量测定的精确度
    Cooper TG;Hellenkemper B
    2010, 29 (3):  221-224. 
    摘要 ( 2976 )   PDF(275KB) ( 7213 )  
    本研究的目的是提高用过氧化物酶试验检测精液中的白细胞时所得的圆形细胞数量的精确度。精液样本的圆形细胞浓度在(0.6~6)×106/mL之间,降低精液的稀释度,增加被测悬浮液的体积。1+5(1∶6)的稀释度适合于测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并能为细胞检测提供足够清晰的背景。在该稀释度下,测定Neubauer鄄改良精子计数板两边所有18 个网格中的细胞数量,额定细胞浓度为(1.9~3.3)×106/mL 的10 个样本中只有3 个样本的圆形细胞数≥400 个。由于更低浓度的精子稀释液不适合测定圆形细胞或其过氧化物酶反应产物,所以无法精确测量(抽样误差5%)参考下限值(1×106/mL)。结果表明,正是由于测定精液中的10 个样本中圆形细胞很难精确到1×106/mL,所以白细胞精液症临界值的确定一直存在诸多分歧。因此需要建立一些统计学上合理的参考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评论
    后序
    《亚洲男性学杂志》“21 世纪精液分析特刊”后序
    Handelsman DJ;Cooper TG
    2010, 29 (3):  227-231. 
    摘要 ( 1738 )   PDF(317KB) ( 73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
    孕激素非基因作用的研究进展
    朴曙花;杨清
    2010, 29 (3):  232-234. 
    摘要 ( 2415 )   PDF(228KB) ( 7139 )  
    孕激素与孕激素核受体结合,通过结合靶基因上的激素应答元件,调节靶基因表达,孕激素的这种作用被称为基因作用。但许多实验已证明,孕激素可不依赖孕激素核受体的转录活性产生快
    速调节作用,这些作用被称为孕激素的非基因作用。对于孕激素的非基因作用可以通过孕激素核受体与孕激素膜受体实现。对于孕激素非基因作用的研究对动物和人的许多生理变化有新的理解,并为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药物治疗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重置换扩增技术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
    彭兆锋;孙莹璞
    2010, 29 (3):  235-238. 
    摘要 ( 2525 )   PDF(242KB) ( 7079 )  
    多重置换扩增技术(MDA)是基于环状滚动扩增的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具有高扩增效率和高保真性等特点。尽管用于单细胞扩增时存在某些缺陷,但其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实验研
    究和临床应用中仍取得巨大进展。MDA 联合常规PCR技术已成功用于PGD 的临床诊断,实现了单次胚胎活检、单个胚胎细胞的性别、部分单基因病的同步诊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氧化应激对辅助生殖技术的影响
    欧蕾;郭艺红;孙莹璞
    2010, 29 (3):  239-242. 
    摘要 ( 2541 )   PDF(261KB) ( 7115 )  
    氧化应激的发生源于反应性氧化物与生物抗氧化剂之间的平衡破坏,造成活性氧浓度升高,导致细胞氧化损伤。人类许多不同生殖状态下都存在氧化应激状态,尤其是辅助生殖技术(ART)过
    程中,体外操作不能模拟真实的体内生理条件,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氧化应激的产生及增加,其作用于精子、卵子、子宫内膜及胚胎等,影响胚胎着床,从而影响ART治疗结局,就ART 过程中出现氧化应激状态的可能性及目前有效预防措施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孕症治疗方法选择
    刘逸超;杨英;李威;匡洪颖;侯丽辉;吴效科
    2010, 29 (3):  243-246. 
    摘要 ( 2517 )   PDF(250KB) ( 7129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孕症治疗仍存在诸多争议。多数研究认为,药物治疗前,通过禁烟、禁酒和体育锻炼减轻体质量,调整患者既往不良生活方式对治疗非常有效。临床推荐一线治疗方法是抗雌激素类药物———氯米芬诱发排卵。氯米芬诱发后不能排卵者推荐采用二线方法,即服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类药物或腹腔镜卵巢打孔术(LOS),但存在相应不良反应。临床推荐三线治疗是体外受精(IVF)。糖耐量受损的PCOS 患者尚需应用胰岛素增敏药物联合其他疗法,因其临床剂量尚不明确,应用要严格慎重。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效果好,致畸率低,但目前无法确定其临床治疗剂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